富隆咨询
8月31日,当天津迎来“上合时刻”,成员国提出加强环保领域合作,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正在广东参观调研的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席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富隆咨询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向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中国不仅通过多项务实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提升气象监测与防灾减灾能力,还积极借助“南南合作”等机制,推动气候治理的多边协作。
他认为,广东是中国气象科技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期待广东通过打造区域防灾减灾合作中心,输出更多“广东经验”,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左)接受南都N视频记者采访。
中阿气象合作成为典范
8月31日至9月1日,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在天津举行。2025年被定为“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年”。成员国指出要加强环保领域合作,确保生态安全富隆咨询,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扩大在技术转移和资源配置方面的合作,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一理念,与连日来赴中国参观调研的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心中所想不谋而合。
8月31日,他在接受南都专访时表示,中国气象局作为世界气象组织中的重要成员,长期在跨国生态保护与气象合作中担任“牵头机构”。中国不仅在国内大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还通过资金支持、技术输出和人才培训等方式,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尤其是非洲国家弥补气象观测与预警系统的短板。
他特别提到中国的“南南合作”倡议,认为该机制为缺乏技术和资金的国家提供了实质性帮助,中国在气象卫星数据共享、灾害早期预警、气候变化适应等方面的经验正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向南都记者强调,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气象领域的合作已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8月28日,作为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八大分项之一,以“深化中阿气象合作 共筑气候韧性未来”为主题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对接交流在宁夏银川开幕。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称赞全民早期预警中国方案“妈祖(MAZU)”,为推进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作出的努力。他表示,中国为国际社会增强气候韧性提供了关键支撑,支持并期待中阿在人工智能、遥感技术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据介绍,面向阿联酋气象卫星遥感应用和能力建设需求,中国气象局和阿联酋国家气象局将围绕数据共享框架搭建、遥感应用技术路径规划、人才联合培养等三大重点,联合建设气象卫星数据应用中心。
今年4月,中阿双方签署气象卫星合作纪要,为该中心的筹备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风云气象卫星数据平台已接入17个阿拉伯国家,提供4大类40种产品服务。同时,已连续多年为海湾国家提供高频次、定制化的监测服务。
期待输出更多“广东经验”
8月31日,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一行到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智慧气象科普展馆、海洋观测实训室、低空经济区及研修中心教学实训室参观,深入了解分中心职能和国际交流合作情况,并赴深圳市气象局参观低空气象观测设备展,前往华为总部与研发中心了解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等情况。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一行参观世界气象中心(北京)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
采访中,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对世界气象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分中心(以下简称“分中心”)的建设成效给予肯定。该中心自成立以来,已在区域数值预报、海洋气象、台风监测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并逐步开展国际培训与技术推广工作。
他指出,分中心不仅服务大湾区本地,更应成为中国气象科技走向全球的“示范平台”。他建议,该中心继续加强与国际组织协调,深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尤其是在提升气候韧性、减少灾害风险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向南都记者表示,广东是中国气象科技对外合作的重要窗口。他对广东在极端天气应对、跨领域气象应用及国际人才培养等表示高度赞赏,并点赞广东在早期预警系统,特别是在台风早期预警机制、防灾减灾响应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他说,广东气象工作不仅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也为政府决策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值得作为范例供世界很多城市学习借鉴。广东参与国际合作以及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帮助,与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契合。
他寄语,广东通过打造区域防灾减灾合作中心,输出“广东经验”,助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提升气象现代化水平。
阿卜杜拉·阿尔·曼杜斯认为,气候变化是全球性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单独应对。中国通过WMO、中阿合作论坛、中国-非洲合作机制等多边平台,正展现出日益强大的国际领导力。
他期待,中国继续推动气象科学、技术与政策的创新融合,帮助更多发展中国家缩小能力差距,共同构建具有气候韧性的未来。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N视频记者 周敏萱富隆咨询
胜亿优配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